印度的因為地形的關係,雨季十分有名,尤其是有"世界雨棚"之稱的乞拉朋吉,綿長的雨季對於農產品有很鮮明的影響,在紅茶與咖啡豆上,自然也會充分利用這個氣候上的特點,這幾天喝的馬拉巴,也叫做雨季馬拉巴Monsooned Malabar,這種豆子被刻意的暴露在飽含濕氣的季風中經過整個雨季,豆子變黃(如圖),酸度降低。
<豆子大小均勻度還不錯。>
<生豆的色澤相較一般來說偏黃很多。>
這次的烘焙程度維持在攝氏200度,差不多是在一爆接近完成的時候就降溫,由於刻意淺焙,為了避免豆子中心的烘焙度不足,所以在過程中有特意經過降溫一次,再把溫度拉上來到200度,烘焙好的豆子色澤均勻,香氣清朗,經過24小時醒豆之後的第一次試沖泡,有濃稠口感,淺焙也有巧克力風味,尾段甘甜,但卻找不到酸味。
<盡量控制在淺焙,只過一爆就起鍋。>
48小時之後,咖啡顯現出強烈的太妃糖的香味,口感頗有黏稠掛舌的特性,一絲酸味都抓不到,果然是經過雨季的洗禮,甘底很厚,用來做調合咖啡的基底蠻好的,用來當單品豆使用的,恐怕也只有像我這種瘋瘋的人了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